因名字被誤解,最成熟的食品保質技術——輻照
被“輻照”過的食物,本身的營養并沒有被破壞,也不會損害人體?,F在人們對食品的要求越來越高,安全、營養、風味口感,缺一不可。作為最基本的安全問題,肯定是要保證到的。畢竟,入口的東西,口味、營養都可以商量,但不衛生或不健康有害的食品肯定是沒得商量的。而殺滅細菌和寄生蟲,無疑是食品安全中最核心的要求。
用高溫把食物“煮熟”能實現殺菌,這是人類發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。即便到了今天,高溫加熱殺菌依然是應用最廣泛的食品安全措施。但是這種手段并不“完美”,不能滿足所有的食品達到預期效果。有的食品加熱會破壞一些營養成分;水果、海鮮等一些食物高溫加熱之后,風味口感會明顯下降。
于是,科學家們研發出一種“冷加工”技術。在保證食品安全的同時,也能兼顧口味和營養。而要滿足這些條件,輻照技術是最成熟的一種保持食品品質的殺菌手段。
國際通用輻照食品標志
輻照技術是1905年申請專利,并于20世紀發展起來的一種滅菌保鮮技術,以輻射加工技術為基礎,運用x射線、γ射線或高速電子束等電離輻射產生的高能射線對食品進行加工處理,達到殺蟲、殺菌、抑制生理過程、提高食品衛生質量、保持營養品質及風味、延長貨架期的目的。
輻照還能殺死食品中的昆蟲以及它們的卵及幼蟲。經過超過四十年的研究,現在約有36國家的大約50多種輻照食物輻照得到承認。正如世界衛生組織所作出的結論:輻照食品就象用巴斯德殺菌法消毒的食物一樣安全,而且有益健康。
食品輻照技術保障食品安全,它們有以下幾種作用方式:
1. 細菌的DNA被破壞,也就失去了復制能力,無法增殖。
2. 食物中的其他生物體(比如寄生蟲、蛀蟲等等),因為輻照而失去繁殖能力,也就不會長起來。
3. 對于可能發芽的食物,比如糧食、土豆、大蒜等等,會因為DNA被破壞而失去發芽能力。
4. 蔬菜水果采收之后,生理活動繼續進行而導致“后熟”。輻照可以抑制這種過程,延長它們的保存時間。
對于任何新的食品加工技術,人們首先考慮是它的安全性。而輻照食品所采用的“放射性同位素”,大家一聽到名字就感到害怕。
其實,放射性同位素在自然界廣泛存在,食物中天然存在著一定的放射性。但是這種放射性的量非常小而且是不可避免的。
用輻照技術輻照食品的過程中,食物并不與放射源接觸,也就不會被放射源污染。再加上輻射強度是被嚴格控制的,即使是經過操作范圍內的最高強度處理,食物得到的放射性,大約也只有天然放射性的二十萬分之一。
目前廣泛使用的是伽馬射線,用放射性同位素鈷60或者銫137產生。伽瑪射線處理食物,就象烹飪、罐裝或冷凍處理一樣,只會引起食物除分子微小變化,且這種變化是無害的。輻照加工是一種“冷處理”,它不會顯著地提高被處理食物的溫度。這使食物保持更新鮮。而且它不會象化學處理一樣留下有害的殘留物。另外處理之后的輻照食物能立即被運輸、儲備,或者立即進食。伽瑪輻照過的食品絕對不會帶上放射性,也不會對身體有害。
任何一種食物加工過程,對營養都會有一定的破壞。
輻照對于蛋白質、脂肪和碳水化合物這些主要的營養成分影響很??;礦物質、多數維生素和其它微量元素的影響也不算很大;對于維生素B1、C、A和E的影響大一些,不過也并不比加熱導致的損失更大。
所以,聯合國糧農組織、世界衛生組織和國家原子能機構的聯合專家委員會等機構的結論是:輻照食品對營養的影響,不會達到對個人或者人群有負面影響的程度。
正因為輻照食品的特殊性,中國對輻照食品一直有嚴格的規定。早在1986年,中國就出臺了《輻照食品衛生管理規定(暫行)》,并陸續發布了糧食、蔬菜、水果、肉及肉制品、干果、調味品等6大類允許輻照食品名錄及劑量標準。1996年4月5日又頒布了《輻照食品衛生管理辦法》,規定輻照食品必須嚴格控制在國家允許的范圍和限定的劑量標準內,如超出允許范圍須事先提出申請,批準后方可進行生產。其中第十九條規定,輻照食品在包裝上必須貼有衛生部統一制定的輻照食品標識。
強制性國家標準《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》(GB7718-2004)中也明確要求,經電離輻射線或電離能量處理過的食品,應在食品名稱附近標明“輻照食品”。《輻照香辛料類衛生標準中也列明,輻照香辛料的包裝上應注明“輻照香辛料”字樣,最小包裝上要統一粘貼輻照食品標志。
既然法規已經明確可以對食品采用輻照處理,而且做出了要求明確標識的規定,目前國內外對于輻照食品都是認可的,暫時也沒出現因食用輻照食品導致人體健康出問題的個案。
但也正如大家認為的,輻照是使用了放射性物質作為食品的加工手段,一般消費者對此可能會心存疑慮,比如擔心放射物殘留的問題。在市場上,只要有一部分消費者抵觸,商家就會傾向于避免使用。
個人說了這么多,其實想說的是,早已成熟的輻照技術,可以保障安全的同時,也兼顧食物的營養和口味,各位完全不必“談輻射色變”。
食品輻照技術,讓我們能吃到保質保量、美味營養的食品,讓我們的生活更加便利、好味。